华盛顿邮报刊载对各州共同核心标準的正反评论

出国留学吧   2020-02-20 21:18:31

出国留学网 2013年01月30日 10时讯

美国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网站「Answer Sheet」专栏于本(2013)年1月8日转载奥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副院长Yong Zhao在部落格发表的文章:「对共同核心标準的五个提问」(Five Questions to Ask about the Common Core),随后1月15日另刊载非营利组织「全美教育与经济中心」(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主席Marc Tucker对该文的回应意见,将对「各州共同核心标準」的不同观点併陈,供各界参考。

Yong Zhao的「对共同核心标準的五个提问」一文,在开头便以诙谐口吻提到,儘管世界没有在2012年进入末日,但是被形容为「混乱、支离、不均、过时、失败」但却创造出最大经济体、最多科学发现、科技创新、最好的大学、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教育,却将在2014年实施「各州共同核心标準」时划下句点,他对「各州共同核心标準」提出的五个提问如下(摘要) (Zhao,2013):


1.是什幺让人具有全球竞争力?在当前全球移动时代,职涯发展不再有地域限制,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二:任用资格与薪资条件。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资料,2010年各国製造业时薪从菲律宾的1.90美元到挪威的57.53美元均有,假设每个孩子都被教导相同的知识与技能,那薪资水準低的人力就将比薪资水準高者的竞争力强。以像美国这种已开发国家,应以提供市场具质性差异的(qualitatively different)能力来保有竞争力,此差异性并非指在学科拿高分,惟「各州共同核心标準」是以国际高表现(高分数)国家为标竿。
2.你能够为尚不存在的职涯做好準备吗?由于科技日新月异,旧型态的职业被新型态职业替换速率加快,根据考夫曼基金会报告(Kauffman Foundation),美国1977年至2005年间,每年平均减少旧型态公司百万个工作,增加新型态公司三百万工作;假如我们无法明确预测孩童未来将接受怎样的职业、也尚不知道未来职涯方向,如何可能描述出今日的学生该準备好的知识与技能?
3.这些共同核心标準贴切吗?基本例行技能的工作已逐渐被自动化取代或送至低薪资地区代工,传统上常被忽略的像右脑主导的能力(Right-brained directed skills),包括与设计(design)、故事(story)、和谐(symphony)、移情(empathy)、游戏(play)、意义(meaning)有关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不过像「各州共同核心标準」或「国际学生能力评量计画」(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报告」(TIMSS)所强调的,都是偏重左脑认知的能力。
4.共同核心标準支持全球化的能力吗?现在的孩子所处的是一个全球化环境,而非像之前是区域性的在地环境,出生地不再是侷限其未来发展的空间,所以孩童必须具备与其他非与自己相同区域环境的人事互动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各州共同核心标準」并未包含协助未来世代培养生活在全球化世界、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互动之知识与能力元素。
5.我们可能会错失什幺机会点?全球化与科技变革虽带来挑战,但也带来机会。全球化所带来潜在的产品与服务的巨大需求,让原本在区域环境不尽然能发挥的个殊利基专才(Niche talents),在全球化及科技变革时代将有可能扩大发展机会。「各州共同核心标準」强调专精相同的课程,学生若在核心标準表现不佳,儘管具有其他专长能力,也可能被留级以加强核心课程,影响其发展特有能力专长的机会。

针对以上的观点,「全美教育与经济中心」主席Marc Tucker回应,虽同意Yong Zhao所指:因应全球市场快速变迁,创造未来的革新能力是竞争力的关键,以及孩童必须具备与其他不同国家、文化互动的知识与能力。但Marc Tucker认为,不应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就放弃我们对孩子的责任,相反的,就是因为无法预测,我们更应去思考孩子所应面对的未来课题。Marc Tucker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人应该是能精熟基础学科的概念架构,进而能够思考事物的关联、或在不关联处展现创意的人,没有这基础建设,一个人很难将新的创意进行统合;即便Yong Zhao担心「各州共同核心标準」可能培养出会考试的学生,但这也不应作为推託责任之词,Marc Tucker认为,美国长久以来一直因为没有明确的标準,致使许多学校往往降低了对学生的期待,如果没有一套设计良好且效法国际标竿国家的标準,就没有机会培育出国家发展所需能力的人才。Marc Tucker举例,标準(Standards)并非标準化(Standardization),高中生缴交一篇15-20页的历史研究报告,可能是一个「标準」,但是学生?合分析与思考并不会、也不应被「标準化」(Tucker, 2013)。

目前这项美国史无前例的「各州共同核心标準」(CCSS)之推动已列为联邦教育施政重点,儘管2014年实施在即,惟各界仍多有不同意见。华盛顿邮报「Answer Sheet」专栏为一提供教育政策与新讯的交流平台,时有相关报导或转载文章提供多面俱陈观点,供各界评论交流。

撰文:驻美国代表处文化组张佳琳
参考文献:
Strauss, V. (2013). Fiv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Common Core standards.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8, 2013.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3 fr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nswer-sheet/wp/2013/01/08/five-key-questions-about-the-common-core-standards/
Tucker, M. (2013). Common Core Standards: arguments against and for. In Strauss, V., Answer Sheet,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15, 2013.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3 fr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answer-sheet/wp/2013/01/15/common-core-standards-arguments-against-and-for/
Zhao, Y. (2013). Five Questions to Ask about the Common Core. Retrieved January 15, 2013 from http://zhaolearning.com/2013/01/02/five-questions-to-ask-about-the-common-core/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

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台湾教育的起源

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出国留学网www.)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

本站郑重声明:"出国留学吧"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客服邮箱630927357@qq.com,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推荐

出国留学吧